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林新闻 > 聚焦农业 > 正文内容

西林县开展村集体经济工作情况

2017-05-03 10:24:48   来源:西林县农业局   作者:   评论:0 点击: 收藏 | 打印
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辖4镇4乡97个行政村(社区),境内聚居着壮、汉、苗、瑶、彝、仡佬等6个世居民族,总人口15 8万,2015年底,西林县共有41个贫困村,是国家、自治区双定贫困县,也是少数民

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辖4镇4乡97个行政村(社区),境内聚居着壮、汉、苗、瑶、彝、仡佬等6个世居民族,总人口15.8万,2015年底,西林县共有41个贫困村,是国家、自治区“双定”贫困县,也是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西林县紧紧围绕脱贫奔康总体目标任务,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把发展壮大农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硬杠”之一。经过积极探索推行“异地置业经营型、自主经营型、委托经营型、入股经营型和联合经营型”等多种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发展,初步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理念确立起来、组织培育起来、机制建立起来、典型示范树起来,各类生产要素潜能激活起来,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使全县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多点开花,逐步发展壮大,初具规模。现将我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一、发展现状

(一)经济现状。全县41个贫困村有3个贫困村(新丰村、龙滩村、坝盆村)村集体收入达3万元以上,新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本村发展的水果园租金及县城的门面租金,龙滩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生态公益林提成款及县城的门面租金,坝盆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生态公益林提成款、县城的门面租金及种植烤烟收入。有2个贫困村(八大河村、龙保村)村集体收入在1万元至2万元,八大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本村所拥有的门面租金及县城的门面租金,龙保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本村所拥有的土地租金及县城的门面租金。有36个村在1万元以下,这36个贫困村的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县城的门面租金。我县38个贫困村的村集体收入主要是固定资产积累,大部分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

(二)收益情况。2016年,县人民政府利用820万元为全县41个贫困村购买41间门面,年底获得门面租金5040元。部分产业基础比较好的贫困村,如那佐苗族乡坝盆村由村“两委”牵头,通过整合村集体土地和外出务工群众丢荒的土地资源,然后以零差价将土地和资产租赁给村里的能人和种养大户经营,每年向其收取经营收入的1%~5%不等比例作为村集体收益。目前已集中种植沙糖桔52亩、烟叶400亩,并计划建立100头规模的黄牛养殖场,预计该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实现个人和村集体“双赢”。

(三)使用情况。41个贫困村的村集体收入主要用于开支本村开展的集体活动,对村部一些基础设施的维护开支等费用。

由此可见,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大多数村组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工作开支,因此全县村组基本无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农村村组集体经济分配主要是资产性的分配(土地征占费)。

 二、主要做法

   推进短、平、快项目发展。2016年西林县通过整合县扶贫资金820万元,在县城集中建设贫困村集体经济创业园,在园区内共为41个贫困村落实店铺面积约820平方米,间隔成41个门面,每个门面约20平米,由西林县城投公司为其招商引资寻找承租者,产权由乡(镇)统一管理,经营收益权归村集体,通过物业租赁方式稳定增加集体收入。目前,41个贫困村的门面已经全部按每年每间2万元出租,共计收入82万元。按市场预算,如果租金每年每间提高2%,全县41个贫困村可以确保集体经济有稳定增收来源。

 三、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临近城镇、集镇的村,集体经济较为雄厚,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而边远的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目前,除新丰村、坝盆村、龙滩村三个村外,其他村集体经济都很薄弱。

(二)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的资金和资本。从目前村级经济现状看,全县村级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39个,占贫困村的95%。在全县41个贫困村  万元积累中,主要是固定资产积累,而固定资产大部分是非经营性资产,如村委会大楼、学校等,难以形成资本。

(三)地域条件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土山区,虽然土地资源较丰富,但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投资环境差的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难度也较大。

(四)个别村干部开拓创新精神不够,发展集体经济思路狭窄。当前村干部抓集体经济发展有两怕:一怕担责任,创办经济实体失败后,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遭群众谴责;二怕困难,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

四、下一步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

(一)引导各乡镇通过资源开发型发现村集体项目。主要由乡镇本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村级集体未承包到户的土地及一些闲置的土地及相关配套资金与企业或合作社合作建设水果标准园、标准养殖基地,基地获得的收益将按照贫困村所投入的资金占股进行分红。如马蚌镇通过利用天生桥水电站的水资源发展100亩的水面鱼类养殖项目;古障镇结合实际情况发展生姜及水果项目;普合乡和那劳镇则依托企业发展水果产业;西平乡因水果产业发展较早,则发展水果交易市场;足别乡和那佐乡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展茶叶及烤烟项目。

(二)对于一些缺乏发展条件乡镇,政府则统筹安排。通过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物业租赁型等多种渠道发展我县的村集体经济。1.政府利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通过购买或租赁柑橘示范园,标准茶叶园、规范养殖基地等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通过产业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2. 建设我县特色农产品物流产业园。县人民政府通过整合专项扶贫资金计划在八达镇内建设特色农产品物流产业园。该物流产业园建成后不仅促进了我县特色农业品产业的发展,解决贫困户外出务工难的问题,部分租金将分配给贫困村作为村集体经济。3. 对撤并的村小学及教学点进行盘点,将空置的校舍及土地划归村委会管理,由村委会自营或对外租赁经营幼儿园等等,以增加村集体收入。4. 加强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包括生态公益林村级提留部分资金的监管,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不断拓宽聚财渠道,将有限的集体资金除用于为民造福公益事业外,规定集体经济40%用于扩大再生产,以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责任编辑:

上一篇:关于开展2017年度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
下一篇:西林:立足降成本 着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