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神奇句町 > 文化旅游 > 西林文学 > 正文内容

一卷歌信话瑶俗

2016-04-14 14:55:5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朝增   评论:0 点击: 收藏 | 打印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解放前,由于种种原因,都是在深山密林中建营立寨。长期的与世隔绝,使之拥有独特的风俗文化脉络。随着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瑶族逐渐走出来,那些曾长期支撑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

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解放前,由于种种原因,都是在深山密林中建营立寨。长期的与世隔绝,使之拥有独特的风俗文化脉络。随着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瑶族逐渐走出来,那些曾长期支撑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沉淀在历史的尘埃中,即使是作为瑶族子孙的后一代人,要咀嚼本民族的习俗,也只能在似有还无中,捕捉那些迷一样的碎片。
    我手上有父亲遗留下来的一卷歌信。这卷用宣纸写就的歌信,是父亲回田林县定安镇那雄村那文(新寨屯)歌信的草稿,宽二十公分,七摆多长,洋洋洒洒近两千多首,内里传递出不少瑶族传统风俗信息。
    歌信,是以前瑶家的书信。顾名思义,即以歌的格式书写的信。“关于异地男女倾诉感情的歌信,是很久以前就已经风行的,小妹我也不敢愈越,只能尊循俗规以这样的方式答复你了。”从这首歌中得知,歌信互寄早已成俗。并不是所有的山歌手都会写歌信,这可能与文化、阅历、个人才气有关。瑶族有自己的风俗文化脉络,却没有自己的文字,记歌都是用与瑶歌音同的汉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瑶话与瑶歌似非同出于一语系,如,同是吃饭,话叫“凝囊”,歌却叫做“雅凡”;走路,话为“阳高”,歌为“航搂”,大部份与粤语大同小异。所以,学瑶歌有一定难度,记瑶歌难度大,写歌信是难上难。
    正月串寨探访亲友是瑶族的风俗,歌信里是这样证实的:“六十花甲运转到戊辰年的正月,得和众位少年相逢”。1988年正是戊辰岁,那年正月,西林县那劳乡顶蚌村渭老屯有九个姑娘去那文屯串亲戚,其中就有我的二姐。那文人盛情款待了她们,尤其是那里的小伙子,夜里来对歌白天打鸡毛毽,彼此心仪,卿卿我我,以至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东家为了方便我们对唱情歌,促成好事,不知烧掉了多少火油”;“住在那文的日子,一家接一家轮流请我们吃饭,每一家都摆上美味佳肴款待,而我们吃遍了全寨,仍然没有退回的意思”。我的二姐等九个西林姑娘竟被挽留了九天!其间的缠绵绯侧已无可考证,也只能从歌信中拾萃些残片了,“那文的小伙子,到你们寨子已轻好多天了,你们每晚都来和我们唱恋歌,直到天亮”;“白天,我们像蝴蝶,双双蹁跹行乐,夜里摆着桌子,一边吃喝一边对唱情歌”……。瑶族去串寨的青年男女反回家时,当地有送的习俗,当然也仅限于相应年龄的男女,尤其彼此心仪的人,“送妹妹我踏上归途的,都是你有情我有意的小伙子,一路上说了数也数不清的绵绵情话,想来终此一生是不会忘记的”。瑶族有一种很古老的婚俗,近似壮族的“殴贵”,从父亲在歌信里逗露的信息,却有生米成熟饭、无视传统婚俗的野蛮味道,“如果你真的有心而送到我们的寨子,我们就把你强留在我们荒瘠的村落里双飞双宿”。
    西林县的姑娘们返回家没多久,那文屯的小伙子托人送来了一卷歌信,我无缘得见,但从父亲以一帮少女的口吻回歌信的草稿中,能知道对方回顾了九天中的缠绵,倾述了相思之苦爱慕之心,有托媒提亲之意,应属于投石问路。
    瑶族婚俗,提亲前男方先问女方的生辰八字去合,有歌为证“知道你叫妹妹我写八字命送去的消息,我们的父母很高兴,毫不犹豫抄下妹妹我的生辰八字交给了你”。这里也递出了传统的正式提亲信息,我原汁原味搬一段,“得见红丹到堂里,赖是包烟问父母;赖是丙郎定父母,开来好信叹鸳鴦。”,毫无疑问,提亲需要烟。据传,提亲的烟丝用红纸或红布包成四方形,再用两根红线穿两枚铜钱并排绑在红包外面。提亲的人要从火灶上面递给女方父母,意思是让灶王爷作证此举。这个红包无论如何得接下,父母不同意或姑娘看不上,也只能三个早上后方能退掉。如果小伙子很爱慕姑娘,红包是可以返复多次送进她父母手里的,说不定执着会感动少女,成就一桩美满姻缘。何况,瑶家姑娘有“三退试郎意”的传统习俗?然而,对于尊守俗规的姑娘来说,与心仪对象互相表明了爱意,真正能否喜结连理的在于男方,歌是这样的“男人像树根稳稳当当的,注定在家,女人却一如树叶,只有等待春风的吹拂”,“你我彼此心仪对方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如八字命合来后,书上解释好了才有用;而我们的命合后,书上说是好的,但还需要你来作最后决定”这里的“书”指合婚书,瑶族有整套专门用于合婚的手抄本。提亲成功后到订亲,这个环节基本上谈及了婚嫁的方方面面,诸如女孩有兄长的话,得给他一对纯手工编织的彩腰带或者折为现金给付;酒菜钱多少、吃奶费多少两银子,这还是相对于一般的婚嫁活动,如果是“卖女”,场面相当宏大,据说和度戒比较,只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从我手上那本“卖女”歌书中可窥见一斑。
    对待婚姻,瑶族决大部份是相当谨慎的,于是合八字命便成为亲事成否的先决条件,(即查看四柱命属的阴阳五行生克)“金水合婚生贵子,前面子孙骑马人”——金命和水命的人结婚生的子女决非一般人,子孙后辈会出当官的人,此可为证。
瑶家妹子是痴情的,遇上心仪的人作别后,相思成疾便成为常事,但这个时侯就是生身父母未必知道。父亲在描写姑娘为情所困这节里,透露出好几种传统风俗,“父母不知道情况,只见女儿整日睡着,不思茶饭,以为得了什么病,慌忙请寨上会打卦的人来帮打卦查找病因”,卦者,方术也。瑶族风俗,但凡生病、见怪都要请人打个卦,查看是犯了何方神煞或哪一任祖宗见了危险提的醒,以便阳间凡人请法师道士针对某神做法或提前小心避过灾祸。“小卦不灵念,因此又打了大卦,大卦一上,终究被查出是相思病来了”,由此可以断定,大卦和小卦同样是古时侯瑶家的诊病手段,大卦是小卦的升级版。
    瑶家妹子爱得很含蓄,觉得得了相思病是丢人的。当姑娘在床上听到卦数传出来时,她恼恨自己,“真正的恋情,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被从嘴里传出去的所谓爱,只是败坏名节的游戏;小妹我原想真心和你谈一场有结果的恋爱,可由于思念过度,父母误以为得病请人打卦,这下人人知晓,我成了轻浮的女子了”。恋情被大伙知道了至于如此着急?得个相思病,证明爱得专一呀?难怪有“放鸳”定婚方的习俗呢,“因为想念你,虽农忙在即,却没有提起我劳作的兴趣,每天在微风中放飞鸳虫”,鸳虫,一种黑色或棕色的浅水昆虫,常出没在稻田里。瑶族认为,这种昆虫能定姻缘的方向。年轻人在田间劳作的时侯看见,就逮住用衣角包起来,几分钟后,放在掌上。如果它向前爬,要用另一只手掌接住,直到它停下来扇动翅膀热身。据说,它飞向哪一方,放飞者的另一半就在那个方向,正月探访亲友,去那个方向也就多了个心眼;如果它一头扎到放飞者所在的那片田,那他(她)的另一半就是本寨人。
    在没有邮政的年代,歌信的投递是靠路人,“言语愁良不曾叹,先保功曹送信人”,这里“功曹”即送信人。瑶族有大年小节祭祀祖先的习俗,只有度戒过的男人才有资格行祭祀礼。请祖先降临即是上界功曹,中界功曹,下界功曹跑的腿;“保”这里是祝愿的意思,瑶族歌里常出现“十保”“十二保”等礼节性祝福歌,如正月去串寨探访亲友的人,晚上该寨的人来对歌,半夜鸡啼之时,家主要起来做宵夜。宵夜后,到访者要唱“十保奉东”即东家,内容丰富,含盖种植庄稼,养殖牲畜,生儿育女,命理寿元,情缘狩猎……,所以,这“十保”是每个瑶族人必备科目。奉东则斟满佳酿,严阵以待,歌声一停立马敬酒。“别人投歌信是有礼品配的,小妹们投的歌信什么东西也没有,一条廉价的烟放在歌信里,全当孝敬代读歌信的人吧”;“点上明亮的灯,请像孔子一样才高八斗的先生坐下,引领大家一起读歌信,仔细领悟我们的心声”,可以断定,投递歌信得搭配礼品已是成俗。老师,译成瑶话即先生,这里把会读歌信的人比做孔子,老师,可见瑶族是多么地尊敬知识分子,尊敬会读歌信的人!大家围着青灯黄卷,跟领读者读几首,再听他解释意思,以此类推,领略内中的情感,曾几何时,就是我手中的这卷歌信,不知消去了我和伙伴们多少个“三晚到鸡啼”的夜晚,真的好有回味价值!
    作为56个民族之一,瑶族从接触其他民族起,风俗里就渗进大家庭的影子,兴起追朔姓氏发祥地,便是例证之一,这里我再原汁原味秀几首与汉字字面含义无异的歌,“江夏京兆立信起,钜鹿台上具文章;陇西南阳妹五姓,五姓九名回信音”,从寨里姓氏看,江夏是黄姓,京兆是韦姓,钜鹿是莫姓,陇西姓李,南阳姓邓,至于哪姓人数多出已不能知晓.瑶歌,分歌堂对决歌、白话歌、歌信三大类,音调各不相同,其中后者应用最为广泛,除作为书信往来外,还有记事、编故事等等功能,比如梁山伯祝英台,孙坚和龙女,九娘和杨二,都有用歌信记载而得以在瑶家平民间流传。
    可惜的是,对决歌作为瑶家娱乐主体,时不时能出现在光碟里;白话歌,朗朗上口,在民众中仍有市场,虽然缺乏生力军;而随着通讯手段的不断变化翻新,歌信将背着装有传统风俗的袋子,退出它的舞台,踏过我浓浓的乡愁,消逝在时代的尘埃中……


责任编辑:谭彩娟 编审:王祖敏

上一篇:短笛吹响的地方
下一篇:夜宿三保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