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神奇句町 > 文化旅游 > 历史人文 > 正文内容

西林壮剧

2015-10-20 12:12:51   来源:   作者:李建忠   评论:0 点击: 收藏 | 打印
壮剧是西林县壮族民间的传统艺术之一,主要流传于境内东南部各乡村的布越壮族民间,据说起源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据有关部门统计,解放初期,全县共有数十个戏班之多,几乎稍大一点的村寨就有一个。每年大年初

壮剧是西林县壮族民间的传统艺术之一,主要流传于境内东南部各乡村的布越壮族民间,据说起源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据有关部门统计,解放初期,全县共有数十个戏班之多,几乎稍大一点的村寨就有一个。每年大年初一过后,人们便在寨子中央,或者在村边的田野上搭起戏台、挂上帐幔,热热闹闹地唱起三五天壮剧来。
    西林壮剧从其演唱艺术上看,可以分为那劳壮剧和木顶皿帖壮剧两大艺术流派。那劳壮剧分布的区域比较广泛,除了木顶、皿帖两个村之外,西林境内其余村屯的壮剧甚至田林、隆林等县临近村 寨的壮剧几乎都属于那劳壮剧艺术流派。因而,那劳也就被称为“西林壮剧之乡”了。然而,木顶皿帖壮剧虽然流传范围比较狭窄,但其演唱艺术却独具特色,完全不亚于那劳壮剧。比较起来,西林壮剧两大艺术流派的主要区别是:
   一是起源不同。据《西林县志》等史料记载,那劳壮剧原本起源于田林县的旧州镇,后来才向三林(西林、田林和隆林)各村寨发展。而那劳由于系古上林长官司署的所在地,加上清朝末年又出了云贵总督岑毓英和两广总督岑春煊这样的大官,于是,壮剧便在这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终于把旧州镇取而代之而成为“壮剧之乡”了。根据民间传说,木顶皿帖壮剧起源于木顶村一个叫李老黑的民间艺人。说是其小时候曾被人贩子拐卖到广州,后来进了粤剧院。他天生具有艺术天才,拉弹跳唱样样精通,但却始终没有望掉自己的家乡。后来,他毅然离开了粤剧院,并历尽了艰辛万苦,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在乡里,他给乡亲们吹奏乐器、演唱粤剧,但乡亲们却听不懂。于是,他便创造了壮剧。
    二是舞步不同。那劳壮剧的舞步有点类似话剧,比较随意和接近于现实生活。而木顶皿帖壮剧的舞步却有固定的套路,但又不显得单调呆板。另外,木顶皿帖壮剧都是清一色的男演员,剧中的女角色完全是由男演员来扮演的。这一点与那劳壮剧也具有明显的区别。
    三是曲调、唱腔不同。虽然说西林壮剧的曲调和唱腔从总的来说还是大同小异的,但那劳壮剧的曲调是“乖多哎”起头,而木顶皿帖壮剧的曲调则是“拜斗哎”起头。另外,那劳壮剧的男女角色的唱腔都是同唱一个曲调,而木顶皿帖壮剧的男女角色却有各自不同的唱法。其女角色多用假音来演唱,声音尖细、婉转而悠扬。
    过去,西林壮剧在每年春节期间演唱时,总要插演一段“加官踩台”。 壮剧这种“加官踩台”又叫“罗汉舞”,它通常在演出的最后一天举行,但有时也看具体情况而定。“加官踩台”前,戏班要先给准备对其进行恭贺和祝福的有关人员(主要是本村干部、教师、回乡过年的国家干部职工、以及发了迹的暴发户和其他有脸有面的社会名流等)发送请柬,并在剧场摆设贵宾席,备以茶水、点心,然后邀其到席间一一就座。此外。也邀请村中德高望重的老寿星们前来入席,只是他们不属于“加官”的对象,戏班只对他们的健康长寿表示热烈的祝贺。
    “加官踩台”时,乐队吹奏“加官踩台”曲。随着轻悠缓慢的乐曲的奏起,舞台上缓缓走出一位头戴“罗汉”面具的舞蹈者,一边翩翩起舞,一边频频地向满场观众鞠躬与朝拜。与此同时,幕后则由一人高声朗诵“加官踩台”词,恭祝全村老少合家幸福、健康长寿、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然后便逐一点名祝贺特邀嘉宾官上加官、禄上加禄,祝各位老寿星们晚年幸福、长命百岁等。
    “加官踩台”把壮剧演出推上了高潮,气氛十分热烈。在新春佳节大吉大利的喜庆日子里,戏班公开对人们进行良好的祝福,不仅能使人心里高兴,而且还能达到增强村民内凝聚力之目的。


责任编辑:

上一篇:句町民间的对歌定情
下一篇:句町民间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分享到: 收藏